香港 “本地生” 政策收緊,內地生赴港升學該如何規劃?
作者:時間:2025-08-20 12:56:42 40931 次
香港 “本地生” 政策收緊,內地生赴港升學該如何規劃?
前段時間香港教育局更新的 “本地生” 定義,讓不少計劃送孩子赴港升學的內地家長心里打了個鼓。新政策明確,從 2027 年起,想申請港校資助學額、享受本地生的低學費福利,得在大學入學前連續在港居住滿一年;到了 2028 年,這個年限更是要拉長到兩年。這政策一出來,內地生想走香港升學這條路,就得重新規劃了。
一、走 DSE 路線的學生:盡早赴港,留意插班門檻
對那些打算通過 DSE 考試、再經由 JUPAS 系統申請港八大的學生來說,“本地生” 身份幾乎是享受福利的前提。所以如果現在還在內地讀 DSE 課程,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盡快轉到香港就讀,才能滿足居住要求。
不過,這里有個現實問題得提前考慮:香港很多學校不太接受高二插班生,而且不少學校明確要求學生讀滿兩年,才有資格報考 DSE。這么一來,可選的學校范圍其實不算大。要是實在趕不及滿足這些條件,可能就得考慮換賽道了,比如轉向 A-Level、IB 這類國際課程,之后通過國際生通道申請港校。
二、讀國際課程的學生:非本地生通道有機會,但競爭更激烈
要是孩子讀的是 A-Level、IB、AP 這類國際課程,情況和 DSE 學生不太一樣,他們不在 JUPAS 的申請池子里,所以不用完全被 “本地生” 身份綁死。
但這類學生申請港校走的是非本地生通道,這就意味著競爭會更激烈,學費也會高不少,一年大概要 14 - 22 萬港幣。不過有個好消息是,港大依然會額外招收 4% 的超額名額。也就是說,哪怕你沒滿足兩年居港要求、不算本地生,也有可能按照本地生的標準被錄取,雖然機會不算多,但總歸是個希望。
三、提前備好預算,升學成本只會更高
不管選哪條路,有一點得心里有數:以后赴港升學的成本肯定會比以前高。
要么,提前搬到香港居住兩年,先滿足本地生身份。這背后的成本可不只是兩年的學費,還有在香港的生活費,要是家長陪讀,可能還得犧牲一部分事業,這些隱性成本都得算進去。
要么,繼續留在內地讀國際課程,那就得承擔非本地生的學費,每年至少 14 - 22 萬港幣的學費是跑不掉的。
以前很多人辦香港身份,圖的就是孩子申請方便、學費便宜,現在政策卡得更細了,不提前準備好足夠的資金,可能真的跟不上節奏。
四、別碰 “野路子”,實力才是硬通貨
這次政策還有個明顯的導向:更認可全日制就讀的學生。所以如果真的打算脫產備考,一定要找那些有正式學籍、被官方認可的全日制機構,千萬別輕信那些連在讀證明都開不出來的 “野路子” 班,到時候耽誤了孩子可就麻煩了。
另外,不管是哪種情況,補課、刷分、提前規劃、提升軟背景這些事都得提上日程。作為非本地生,想靠 “低門檻、走捷徑” 的時代基本過去了,接下來拼的就是實打實的實力。
說到底,新政策確實讓赴港升學的難度上升了一個臺階,但也不是完全沒機會。關鍵在于盡早規劃,按照港府的要求,一步一步提前布局好每一階段的升學路徑,拿到夢校 offer 還是有很大希望的
文章標題:香港 “本地生” 政策收緊,內地生赴港升學該如何規劃?
- 相關文章
- 香港 “本地生” 政策收緊,內地生赴港升學該如何規劃?08-20
- 2026香港珠海學院英授碩士春季班|非全本科單證也能申!08-20
- 雙非逆襲新思路|QS50 真的能平替 985?親測有效的求職捷徑08-20
- 26fall香港科技大學碩士錄取進度及案例匯總08-20
- 香港讀碩留港拿永居:10%概率背后,這些專業真的太難了!08-20
- 地方四大投資類國企怎么選?一篇說清優缺點!08-20
- 港五會計碩士申請難度+偏好揭秘!保姆級攻略來了08-20
- 港本申請難度兩極分化?真相藏在梯度里08-20
- AMC8數學競賽一文講透 :從含金量到備考全攻略,看這篇就夠了!08-20
- AMC8 6 個月備考計劃|從基礎到沖刺前 1%,保姆級攻略來啦!08-20